情報連結產品

►概要
全元件與影像記錄模組,主要用於系統記錄、事後維護等解決方案專用。
全元件記錄於每次掃描均有時間戳記,並收集問題發生前後的所有元件/標籤數據。
影像記錄模組則是建立全元件記錄基礎上,再增加了網路攝影機的影像記錄功能。
【收集所有元件/標籤】
全元件記錄模組在每次掃描時,會收集故障前後的所有元件/標籤資料,並帶有時間戳記。
規劃設定時,無需在意收集元件範圍,有助於迅速修復。同時也支援收集安全元件/標籤。
【掃描時間的影響最小化】
定時性要求的系統中,即便是為了排除異常故障,也要儘量減少掃描時間的增加。MELSEC iQ-R系列的全元件記錄模組,可分擔CPU的負載,來減少掃描時間的影響。事前若能確定想知道的元件/標籤內容,則設定可進一步縮小範圍,讓掃描時間的影響降至最低。多種過濾條件可制定,完成快速選擇。
【簡單設定】
記錄過程設定,是對記錄觸發的「元件」和「觸發前後的記錄時間」進行指定。不需特別指定目標元件範圍,亦能可靠地準確記錄,無需擔心遺漏。
►規格
項 目 | RD81RC96 | RD81RC96-CA | 圖示 | |||||||
設定數 | 最多4個設定 |
|
||||||||
記錄方式 | 僅檔案保存觸發、記錄開始觸發+檔案保存觸發 | |||||||||
檔案保存觸發 | 管理CPU模組的元件,從收集完成後開始經過的時間(最多16個/設定) | |||||||||
記錄開始觸發 | 上升/下降收集時間(每個設定1個) | |||||||||
記錄目標 | 元件/標籤、事件履歷 | 元件/標籤、事件履歷、攝影機影像 | ||||||||
收集方式 | 每次掃描、時間指定、觸發指令、安全循環時間 | |||||||||
可使用台數 | 1台管理CPU可使用1台本產品 | 管理CPU模組1台可連接4台產品 | ||||||||
可連接的攝影機 | 攝影機 | - | 支援ONVIF® Profile S的網路攝影機 | |||||||
台數 | - | 最大4台/模組 | ||||||||
保存目標設定 | SD卡、檔案伺服器 | |||||||||
對應CPU模組 | R04/08/16/32/120(EN)CPU、R08/16/32/120SFCPU |
- 詳細內容
►概要
順序控制系統透過MES介面與 IT資料庫連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設有專用工具,自動生成SQL語句,無需額外增加程式進行資料交握。近年生產現場,隨著設備高性能化的發展,節拍時間縮短與強化可追溯性,故MES介面模組也常被用於大容量資料收發的用途。
【削減系統成本】
可程式控制器藉由MES介面,簡化與 IT資料庫的系統配置。並且,連接時無需 Gateway電腦和程式輔助,與以往相比,削減了系統建構時的作業工時和工期,大大降低電腦的維護成本。
►規格
項 目 | RD81MES96N | 圖示 | |
資料庫連接 | |||
可存取的資料庫類別 | Oracle®Database、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MySQL®、PostgreSQL | ![]() |
|
SQL種類 | 選擇(SELECT)、插入(INSERT)、更新(UPDATE)、 刪除(DELETE)、多選(Multi-SELECT)、 多個插入(Multi-INSERT)、處理執行(STORED PROCEDURE) |
||
DB通訊動作的欄位數 | 最大65536個/工程 | ||
可存取的CPU | MELSEC iQ-R、MELSEC-Q、MELSEC-L、MELSEC iQ-F、MELSEC-F | ||
資料收集間隔 | |||
高速收集 | (ms) | 順序掃描時間同步、1~900(至32K點) | |
通用收集 | (s) | 0.1~0.9、1~3600 | |
功能 | |||
DB記錄輸入輸出功能 | 讀取/寫入上層資訊系統資料庫資料 | ||
元件記憶體輸入輸出功能 | 讀取/寫入CPU模組的元件記憶體資料 | ||
觸發器條件監視功能 | 對時間和元件標籤要素等的值進行監視,當觸發條件由假變為真(條件成立)時,啟動作業 | ||
資料運算/處理功能 | 進行四則運算、餘數、字串運算等 | ||
程式執行功能 | 從MES介面模組執行伺服器上的程式 | ||
DB緩衝功能 | 在MES介面模組和資料庫間的網路斷開或資料庫出現故障等無法進行資料協同時,對發送至資料庫的資料進行緩衝,待恢復後重新發送 | ||
REST伺服器功能 | 從REST用戶端,可獲取作業關聯操作和作業資訊 (也支援MELSEC-Q系列 MES介面模組的“XML處理功能”) |
||
韌體更新功能 | ● |
- 詳細內容
►概要
MELSEC iQ-R系列也支援 OPC UA伺服器模組。易將 OPC UA伺服器機能規劃至設備內,增加取代 OPC UA電腦伺服器的機會與可能性。
【建構安全與高信賴度的網路】
可程式控制器與OPC UA伺服器模組的結合,可避免受到電腦病毒感染的風險,大幅提高整體信賴度與可靠度。
比起電腦,其壽命更長,維護次數也大為減少。
【直觀的軟體操作,加速開發時間】
專用設定工具 MX OPC UA Module Configurator-R,以直觀方式進行規劃,大大縮短開發時間,可透過GX Works3取得的程式,可程式控制器CPU的標籤可被視為OPC UA的Tag來使用。
【強大的保護 讓資料不再受侵害】
OPC UA伺服器模組可視系統需要設立安全機制,例如證書、密碼與簽名可能。雙 Ethernet 網路搭載 ,能分離 IT 與 FA 的網路,更強化其安全性。
►規格
項 目 | RD81OPC96 | 圖示 | |
基本動作規格 | |||
連接方式 | Ethernet IPv4 | ![]() |
|
設定軟體可同時連接數 | 1 | ||
元件記憶體輸入輸出規格 | |||
最大標籤數 | 10000 | ||
存取物件設備 | 最大數 | 8 | |
類別 | RCPU | ||
QCPU(Q模式) | |||
LCPU | |||
資料收集週期 | 最大定義數 | 8 | |
設定週期 | 200ms~24h | ||
OPC UA用戶端連接數規格 | |||
最大連接數 | 15 | ||
可連接的Ethernet埠 | CH1 | ||
功能 | |||
韌體更新功能 | ● |
- 詳細內容
►概要
現場數據高速傳輸到電腦端的程式。 可利用 Visual C#® 和 Java® 等程式庫減少開發時間。
►規格
項 目 | RD81DC96 | 圖示 | |
可存取的CPU | iQ-R系列(自站、其他站)、Q系列(其他站)、L系列(其他站) | ![]() |
|
資料收集間隔 | 光纖電纜 | ||
高速收集 | (ms) | • 與順序掃描時間同步 • 0.5…0.9, 1…32,767 |
|
一般收集 | (s) | • 0.1~0.9、1~32767 | |
收集資料數 | |||
高速收集 | • 總數據數:32,768 • 總元件點數:32,768 |
||
一般收集 | • 總數據數:262,144(每個設定:65,536) • 總元件點數:262,144 |
||
網路模式 | PC間網路 | ||
功能 | |||
標籤功能 | 透過標籤名管理CPU元件數據 | ||
串流傳送功能 | 監視從CPU模組收集指定標籤數據,透過Ethernet傳到PC | ||
數據讀/寫功能 | 根據PC命令,讀取寫入CPU數據 | ||
韌體更新功能 | ● |
- 詳細內容
►概要
可使用Unicode®、CSV和BIN等檔案格式進行記錄,主要為儲存至SD卡,並可用Excel®檔案格式開啟,進行圖形化顯示。還可將記錄檔自動傳送至伺服器電腦(FTP伺服器或Windows®共用資料夾)。
【實現掃描同步的資料記錄】
按每次順序掃描或按毫秒單位進行間隔收集,可無遺漏地記錄數值變化。
【故障時快速解析】
從記錄中提取的觸發前後的資料,快速查明原因,以利儘快恢復正常。
【設備運轉的稼動分析與預防保全】
不需連動程式即可記錄條件成立的次數和時間。設備的運轉次數與執行時間的被數據化,以利設備的稼動分析與預防保全(壽命預測)。
►規格
項 目 | RD81DL96 | 圖示 | |
可存取的CPU | iQ-R系列(自站、其他站)、Q系列(其他站)、L系列(其他站) | ![]() |
|
資料收集間隔 | |||
高速收集 | (ms) | • 與順序掃描時間同步 • 0.5~0.9、1~32767(觸發記錄時) • 2~32767(連續記錄時) |
|
一般收集 | (s) | • 0.1~0.9、1~32767 • 指定時間間隔(指定時、分、秒) |
|
收集資料數 | |||
高速收集 | • 總數據數:32,768(每個設定:1,024) • 總元件點數:32,768(每個設定:4,096) |
||
一般收集 | • 總數據數:65,536(每個設定:1,024) • 總元件點數:262,144(每個設定:4,096) |
||
功能 | |||
資料記錄功能 | 按照指定的收集間隔記錄CPU模組的元件值 | ||
事件記錄功能 | 監視從CPU模組收集到的元件值,記錄發生的事件 | ||
報告功能 | 將高速資料記錄模組收集到的資料以Excel®檔的格式輸出 | ||
配方功能 | 使用保存在SD卡內的配方檔執行以下動作 • 將寫在配方文件中的元件值讀出到CPU模組的元件 • 將CPU模組的元件值寫入配方文件 |
||
韌體更新功能 | ● |
- 詳細內容
►概要
規劃增加C語言功能模組,實現多樣功能擴充與 IoT化。
可程式控制器可處理一般順序邏輯,C語言功能模組則能做到大量的資訊演算處理,實現一般可程式控制器難以實現的運算性能,支援多種OS與各樣應用程式開發。
【利用C/C++程式開發 輕鬆面對複雜的邏輯演算】
可程式控制器在面對大量資訊整理/數據演算方面等工作,都會給予本體CPU帶來較大的負載。 開發上相對耗時,且程式手段繁瑣,日後維護上也較為不易。
若規劃 C語言控制器(CPU)/C語言功能模組輔助,階梯圖掃描過程中可執行C/C++程式,進行雙向工作各別作業。利用 C/C++語言來輔助開發,亦能削減階梯圖程式的使用容量,輕鬆面對複雜判斷的演算與資料收集。此外,若階梯圖程式需要較高的保密手段亦可利用對應,防止專用技術的外洩。
【應用程式開發】
使用環境為 CW Workbench ,並以C/C++語言進行程式開發。
使用CW-Sim 和 CW-Sim Standalone 即便沒有硬體,也進行VxWorks®的模擬。
►規格
項 目 | RD55UP06-V | RD55UP12-V | 圖示 |
硬體 | |||
MPU | Arm® Cortex®-A9 Dual Core | ![]() |
|
RAM | 128MB | 1GB | |
ROM | 12MB | ||
軟體 | |||
OS | VxWorks® Version 6.9(出廠時已預裝)/Debian GNU/Linux | ||
程式語言 | — | ||
程式開發環境 | CW Workbench/Wind River® Workbench 3.3/TimeStorm®/Visual Studio® | ||
設置/監視工具 | GX Works3(SW1DND-GXW3-C) | ||
週邊設備連接埠 | |||
Ethernet | 1CH | 2CH | |
(1000BASE-T/100BASE-TX/10BASE-T) | |||
SD卡 | ● | ||
功能 | |||
韌體更新功能 | ● |
- 詳細內容